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先决条件是要解决海勤人员的生存和生活问题。海军医学研究所科技工作者用心血和睿智向大海宣战,376项国家级和军队级科技进步成果展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痴情。
“生活搞好了能顶半个指导员。”这是带兵的经验之谈。
然而,海上生活十分艰难,辛辛苦苦采购上船的蔬菜,在高温、高湿、高盐分的海上,几天功夫便烂个精光。浪打船摇的环境中,甭说做饭,就是烧水,不等水开,泼得只剩锅底。由于生活给养供不上,潜艇不得不“扎个猛子”就抛头露面;舰船不得不在家门口“兜转转”……
这一切,海军医学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从1954年建所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发誓要为闯海人推出称职的“半个指导员”。
实地调查是科研立项的第一步,海军医研所的专家学者上高山、下海岛、钻“龙宫”,不辞辛苦地在海洋国土“垦荒”。
助理研究员莫文贵,身高只有1.60米,体重不足50公斤,主动请缨随潜艇深潜远航,搞营养食品研究。
这是一次异乎寻常的水下长征,上百号人在极其特殊的环境中将要生活90昼夜。莫文贵拖着疲惫的身子忙碌地做着营养、热量、体耗等各种试验,90天的熬煎一天天地顶下来了。远航归来,有关深潜环境中人员生理、心理、营养等方面调查的第一手材料沉甸甸,莫文贵却瘦走了人形,谁见了都心痛。小莫爽朗一笑:“体重减轻了,但脑重增加了,合算。”
莫文贵和营养食品课题组的同事们先后研制出南沙专用食品、水面舰艇远航食品、潜艇远航食品、海军救生口粮以及被南极人称之为“魔菜”的升华干菜等等“海派食品”。他本人4次荣立三等功。
年过花甲的汪振林教授那满头银发,记载着他在南中国海搞“菜篮子”工程的艰辛。
土地是庄稼的母胎盘,由珊瑚堆积而成的永暑、华阳、东门等岛礁没有一星半点泥土,搞“菜篮子”工程谈何容易。早些时候,曾费九牛二虎之力从大陆运去些泥土,可叫南海风暴吹刮得影踪全无。
为了让守礁部队吃上新鲜蔬菜,汪教授六上西沙、四上南沙,兢兢业业地当起了“菜农”。终于,守礁部队人均日食200克叶绿素变为现实。
到了烟波浩淼的海洋,一次小小的流行性感冒,就有可能葬送几条年轻的生命。
教授黄来龙拖着一条残腿跑遍海边防。在科研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黄来龙拿出工资垫支上。终于,饱蘸心血的“解痉镇痛酊”、“伤疲痛”、“百痛精”纷纷问世,水兵们称黄教授给他们送来了“魔水”。如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海洋救死扶伤难题?航海医学科技工作者陷入了深思。
“上机动医疗项目,把岸基与陆地的医疗工作融合起来。”海军医研所提出了大胆的构想,他们打起了某型辅助船、水上飞机和直升机的主意。船用无影灯、机动手术床、多用途急救盒等等适用航海特殊环境的医疗救护设备纷纷问世。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过后,共和国终于拥有了医院船、空中救护机、水上医疗机和相当于中心医院规模的海上集装箱式医疗模块。
1997年春夏之交,人民海军三艘舰船编队成功地访问了美洲四国。800名海军将士在温差大于摄氏40度的汪洋大海航行98昼夜,行程2.4万海里,无一例病号岸送,其出色的航海医学保障工作在世界引起轰动。
“想象中的中国海军后勤保障羽翼未丰,实际情况是,他们已具备了从‘黄水’(指近岸)走向‘蓝水’(指深海)的医学保障能力。”
美联社、路透性、俄通社发出了同一个信息:中国在航海医学领域发生了质变。800名出访将士上书总部和海军,为海军医学研究所专家请功。
祖先们把神秘的海底世界比作“龙宫”,然而,通往“龙宫”的道路何其艰难!水下是个高压环境,每下潜10米,就会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祖国海洋权益,不能不进行深潜作业,第一道考题是“跃进”号提出来的。1963年5月1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油轮“跃进”号首航日本途中不幸在太平洋沉没。当时国际上潜水的最新纪录是50米,而“跃进”号失事海域水深达57米。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亲临海军医研所,告诫说:“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你们一定要干出成绩来啊!”
57米水深,近似于6个绝对大气压,作用于人体的压力相当于8吨重。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现成的资料,担负攻坚任务的龚锦涵和他年轻的同事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苦苦求索。
16名潜水员在3天时间内依靠海军医研所专家研制出的“吸氧水面减压表”紧急下潜72人次,成功地下潜到了“跃进”号坐滩的海底,探摸出是触礁沉没,挫败了别有用心的人企图利用“跃进”号离间我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阴谋。此后,他们又先后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墩水下工程、打捞日本沉船“阿波丸”号、回收太平洋运载火箭数据舱等一系列潜水医学保障工作,并创下了350米模拟饱和潜水亚洲新纪录。